人文湾区|台山市端芬镇汶秧村之行
朱惠怡/文 梅健文/图
久闻端芬有一条很具特色的骑楼式的漂亮村庄,而且在镇政府带领下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打卡圣地—-汶秧村,它位于离台山市端芬圩2公里处,辖于塘头村委会。据说汶秧村是著名的粤剧名伶曹秀琴的故居,现住村民大多是从外村迁入的,多为原来楼主的亲属,迁来帮忙看管房屋,而原来的楼主均侨居海外,分布在美国、新西兰、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 一直想去汶秧村参观一下,今天有幸与世界著名摄影师及航空专家梅健文先生相约一起前往汶秧村参观。午后阳光明媚,我们坐车一路飞驰,就在壮观的大同桥右侧转入乡村道路,村道有点窄,顺着河边而行,可见美丽的河边有很多垂钓者,他们都打着各色各样的太阳伞,聚精会神地盯着河面上的浮漂,好一付敌不动我不动的神态,河边的空地上还有几条壮健的水牛在悠然地享受它们的美食。一路上可见稻田的水稻已收割完毕,扑鼻而来的是泥土气息夹杂着水稻芳香。
来到汶秧村映入眼睑的先是几个供人们休闲的凉亭帐逢,车子停下来了,放眼望去,平整的水泥地面上左面是一排风格独特的洋楼,右面是荷塘,现在已经是六月尾了,最后一批荷花还在努力地盛放着,塘面上几只水鸭也在欢快地嘻戏着。我坐在凉亭的沙发上把镜头对准村中的洋楼,建筑很有特色,由两排南洋风格的骑楼组成,属于骑楼式的乡间民居。侨乡骑楼一般多集中在集市圩镇,商住一体,而作为纯居住的洋楼并不多见,但汶秧村却把这种建筑风格完全融入了乡间民居之中。究竟楼主建楼初衷是什么呢?我不禁迈动脚步逐一看个明白,村里的两排骑楼均为二层结构,坐西面东,整齐划一。第一排有9栋,第二排有4栋,第一排第一座与最后一座为一体一户式,中间的7栋为一体两户式,每两栋相隔大约170厘米。汶秧村的骑楼,其阳台和顶饰是中西结合的典范,洋溢着南洋风情。二楼阳台的护栏,有的呈方形,显得庄重;有的似弓身,透露出飘逸、典雅。在后排的骑楼中,方形护栏上绘有中国传统的“祥”“福”“喜”字,字的表面贴有彩色的玻璃,绚烂多彩,旁边还有花形浮雕,美观大方。另外,二楼还有四根小型的爱沙尼奥式柱,庄重而富丽堂皇。
每栋骑楼有三个部分,前面是观光休息会客的地方,可远眺缥缈远山;中间有楼梯,上去是居住区,楼顶大多为中式的金字型瓦顶,由中国传统式檐廊建筑与西方敞廊式建筑演变而成,适合南方多雨、多风、酷热的气候特点。后面是厨房,厨房开有后门方便出入,厨房与楼梯有一个小房间是杂物房兼洗手间,洗手间侧还开了一个大的通风窗,室内铺有进口的花纹瓷砖,空气流畅,尤其是第一排洋楼,除了正面之外,三面还有若干窗户,可保证空气的充分流动。
汶秧村建于1932年,当时组织建村的是南洋华侨曹南杰。曹南杰原是曹凹村人,19世纪20年代左右,他与兄弟曹南耀到南洋打工,颇具魄力且能吃苦耐劳,经过几年奋斗,在南洋办起了柚木板加工厂。曹南杰建厂初期,曾因打捞美国商船沉没的柚木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后来曹南杰在南洋生意日隆,同乡商议后回国在双潮村前方的一块空地建村,这就是汶秧村。
以下是摄影大师梅健文镜头下的汶秧村美景:
汶秧村一景
汶秧村走廊
汶秧村盛开荷花
汶秧村晚霞
注:梅健文是世界著名攝影大師和航空专家。他的事迹曾刊登于美國的《交流》雜志、《美國廣告名人錄》、《美國現代攝影家》、《世界名人錄》和中國《海外華人名人錄》。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
长乐屿头是著名的海军世家村落 福建省政府赠以“救国荣宗”抗战捐银牌匾
2024-09-30
-
“国字号”品牌助力“新质侨智” 广州首个“侨心书苑”落户白云
2024-09-30
-
2024-09-30
-
2024-09-30
-
2024-09-30
-
2024-09-30
最新资讯
热点图文
2024-08-28
【《大灣區時報》灣新社消息,記者李翔綜合報導】澳門前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今天(28日)上午宣布參選第六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公佈了競選團隊成員,包括代理人李
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