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页 > 文化 > 艺术大家

张树贤为澳门回归祖国廿五周年题贺书法“盛世濠江美如画”

2024-11-20 17:46:54 来源:湾新社 作者: 阅读:


胡华丁/Hu Hua-Ding

现为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逸仙书画院画师、中国洞庭书画院院士高级画师、浙江大学教授。师承黄宾虹先生,得黄派山水神髓。曾在美术报和省市报刊上发表画作60多幅。《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世界书画家铭录》等30多本大型艺集辑录其画作。他有多幅作品在参展参赛中获奖,被国内许多书画院收藏。1987年《刊授辅导》杂志介绍《胡华丁的山水画》。1995年、1997年金华日报婺江艺苑两次刊登《胡华丁国画选》。1996年,其画作《柳溪泛舟图》在首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精品大展中获得金奖,原作由台北九天书画院收藏。他的画作还远传美、日、西班牙诸国,获得好评。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学者,主编和合编著作20部,在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时事杂文300多篇,被誉为“用两支笔描绘世界的人”。

■《汉字的起源》/ 张树贤 / 北京

他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张树贤,号黄牛,笔名南溪,出生于1943年,浙江永嘉人。早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与后来成为著名国画家、剪纸艺术家,与上海大学教授林曦明是同乡。1965年——1969年,他在文化部对外文化集团做了四年美工。1970年——1983年,在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从事对外图书和艺术品贸易。1984年——2005年,他在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出版社任设计出版处处长,画册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在此期间,他为邮电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集邮联合会举办的“中华全国集邮展览”设计全套邮品。1993年又参与公安部新版护照设计。1994年为国家人事部设计“中国博士后”证书和标徽。他的这些文化经历和艺术实践,为从事剪纸艺术和管理工作,积累学养,开阔思想境界,打下深厚的基础。1984年10月,中国剪纸研究会在山西临汾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剪纸组织机构。会长是倪风皋先生,张树贤先生从常务理事后提为秘书长。在此任内他受到了剪纸艺术最初的磨练和洗礼。从2005年至今,十余个年头,他一直担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真是“文化是底蕴,十年剪纸缘”。

■《家乡的梯田》/ 张树贤/ 北京

他站在现代剪纸艺术的制高点

新中国诞生后,在文艺“双百”方针指引下,剪纸艺苑出现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先是传承型民间剪纸的复苏,改革开放的春风,又带动了创新型剪纸和生产型工艺剪纸的发展。在传统民间剪纸基础上成长的创新型现代剪纸,如今已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成为中华剪纸的主流。张树贤先生,以其新颖的视角,奇崛的构思,脱俗的画面,流畅的刀法,成为这种创新型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

我们从张树贤先生的许多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剪纸艺术,既有深厚的传统剪纸积淀,又有自己的个性创化。

■《童年记忆》/ 张树贤/ 北京

首先,张树贤剪纸作品所包容的内涵大大地丰富了。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剪纸,内容多般是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通过这些动物的植物的和人物的变异组合,来表现和祈求五谷丰登,福禄寿喜,国泰民安,人间理想。而张树贤的剪纸内涵上的占领面极广。从天上到地下,从古代到现代,从经济到文化,涵盖整个社会生活,都可以用剪纸来表现。他的作品《格萨尔广场的酥油》,画面红色的烛光符号,衬里战士策马前行的英姿,寄托人们对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的哀思,表达中华儿女人定胜天的决心。剪作《童年记忆》则用意趣的手法,把童年涂鸦时代的美好回忆,用剪纸的艺术语言加以演释。《南溪所见》,夕阳明月映照水鸟水草,追思家乡曾见的情怀。他的剪纸作品,甚至可以剪出《汉字的故事》,剪出《天·地·人》,剪出《农、林、牧、副、渔》,剪出人间现实和神间幻境的一切,真是“小小剪刀接广宇”了。这告诉我们,创新型的现代剪纸,比之传统型的民间剪纸,不仅从民俗形态向观赏形态转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范畴上的大大扩展、提升和嬗变。

■左图:《春》/ 张树贤/ 北京 ■右图:《夏》/ 张树贤/ 北京

■左图:《秋》/ 张树贤/ 北京 ■右图:《冬》/ 张树贤/ 北京

其次,张树贤剪纸作品所表现的外延大大地延伸了。传统民间剪纸主体部分,离不开窗花、喜花、器饰,仿佛是寄怀于民间剪纸大娘藤框里的东西。现代剪纸则可以与大幅书画并驾齐驱了。树贤的大幅作品,将剪纸与环境联姻,为博物馆、宾馆、地铁创作了不少大型的剪纸壁画。如《汉字的起源》,是为山东枣庄微山岛“中华剪纸文化园”大厅设计的壁画,后又被温州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天·地·人》、《农、林、牧、副、渔》,则首次被北京地铁10号线选用作环境艺术壁画。这也就是说,创新型的现代剪纸,已经明白无误地进驻人间社会的“大雅之堂”。这在先前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笔者不是说,传统民间剪纸都是小的一一其实也有大幅的;现代新型剪纸都是大的一一其实也有小幅的。剪纸的优劣,并不以篇幅的大小论英雄。张树贤先生的作品《清韵》,剪了一株树,篇幅并不大,它上通天穹,下接地气,枝繁叶茂,巍巍而立,以物喻人,体现吾侪的坚定信念和人格力量。这幅作

品在技法上,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纤细娟秀,玲珑剔透,是乐清细纹剪纸的杰作,可谓“小作品大气魄”。这件作品,作为沈阳市政府的礼品,赠送给英国第一副首相普雷克斯特。

当然,尽管剪纸的发展,并不完全以尺幅的大小为标准,但是创新型的现代剪纸,能够从剪纸大妈的藤扁飞向通衢大道的墙壁,不能不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飞跃。

■《莫扎特的辉煌-魔笛》/ 乔晓光 / 北京

再者,树贤剪纸在作品的艺术语言上大大地提升了。各种艺术犹如十八般武器,性能各不相同。国画面对的是白纸,要用笔墨一笔一笔画上去;摄影,面对客观事物的全景,快门一按,尽收眼底。所以,简单地说,国画用的是加法,摄影用的是减法。摄影,在按动快门前,就要精选最简洁最典型的景物;成像以后,又必须下裁剪的功夫,减去不必要的枝蔓。而在剪纸艺术,这些加法减法都用不上了。但剪纸艺术的折叠法,可以取得对称美;可以利用剪纸的二维性特质,化解时空的束缚。可以在花朵上站一个小孩,在母鸡的肚子里剪两只小鸡,这又是它的优势。所以,国画、摄影、剪纸都是造型艺术,而剪纸更富于程式化和工艺性,更注重形式美、抽象美。剪纸艺术本身的特性,要求作品富有个性,富有想象,由具象臻于抽象,以求纯朴稚拙之美。当然,在剪纸艺术本身,技法的运用也是有发展的。譬如,剪纸的折叠手法,适于小幅作品。而大型的剪纸壁画,就要由纵横捭阖的图线来刻画内容,对称之法就用不上了。张树贤先生深谙此道,他的作品视野开阔,思接千里;构图新颖,奇而不危;刀法精良,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或许就是张树贤剪纸艺术的特色。

且看剪纸作品《汉字的起源》,利用汉字独体方块的特点以求形式美。天际日月,地上山川,人畜禽鸟,生息其间,它们都是汉字象形文字的起源。在这里都用从具象提炼抽象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作品中的人畜生物,只剪变异了的外轮廓,没有剪眉眼嘴鼻,仍然出神韵,出拙趣,出效果。真个是“剪刻图中神妙处,人无眉目亦生情”。这是王伯敏“遗貌取神”剪纸原理的成功运用。剪纸作品,不论是阳刻还是阴刻,都需要有连接线来营造画面。传统民间剪纸的连接线往往没有特定的含义,只是为了避免散架而设。而在张树贤这件作品里,那些连接线是身躯的四肢,鹿角禽羽的延长,山脉水波云彩的流向。那些连接线是图象整体的组成部分,因有生命而活了起来。那红艳的太阳,明洁的月亮,点以色彩,分外妖艳,以收破平板、提精气之效。在整个剪纸画面中起到某种正副统领的作用。这样,整幅剪纸作品就静中有动,乱中有序,在不平衡中求平衡,蕴含抽象美、图腾美、个性美,意境及于画外。象是一本读不完道不尽的天书。还有那幅《天·地·人》,用抽象手法,表现天地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用剪纸的阳剪和阴刻营造出大片的山川河塘田梗,线条流畅,变化多端。农夫肩担,牵牛耕田,点缀其间,生息可亲。那些剪刻,或是树影,或是帆舟,或是飞鸟,疏密有致,颇富想象。在太阳和月亮里,分别刻有精美的长角鹿和雉尾禽,赋于神话色彩。作品恣意纵横,时空无限,诗性盎然,韵律丰满,具有强烈的生命张力和热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又是一幅剪出大自然神奇天趣的、天地人和、混沌一体的佳构。这两件作品,都是剪纸艺术个性化、抽象化、时代化的成功之作,是剪纸领域里的“鸟巢”和“水立方”。

对于这些剪纸作品,还有那《国旗的默哀》等,或许有人觉着看不懂。那么请你悠悠地品味,以自己的知识底蕴和生活经验去理解它,认同它,接受它。其实对艺术又何须看懂。只要能感觉到美、“好看”就行了。美是一种感觉和感受。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感觉和感受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而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用不同的心态去观察它,所得到的感觉就大不相同。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多义性、模糊性、包容性,大概就是现代剪纸艺术的特征,是现代剪纸形式美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句时尚的口头语:“看得懂的是生活,看不懂的是艺术”。这话或许有些偏颇,但也不失其抓住艺术欣赏的要害。欣赏是作者与观者合作互动的过程。这种合作是要有水平的。从来就没有全民都喜欢的艺术作品。“看不懂”,甚至永远“看不懂”,并不奇怪。总不能因为看不懂毕加索和八大山人,就否认他们的艺术存在。张树贤先生的极富抽象色彩的现代剪纸,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剪纸艺术欣赏课。在他的剪品里,文人那“得意忘形”是明显的。这些作品,具象与抽象毫不冲突,而是相得益彰。他的作品,吸收民间剪纸的营养,融入现代剪纸艺术之观念,运用夸张变形,采用多种色彩,形成特有的美学意趣和特殊风格,在全国独树一帜。他站在创新型现代剪纸的制高点。卓别林说“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进行自由创作,其成就往往是惊人的”。

■《除夕的传说》/ 张树贤/ 北京

在我们剪纸领域,在办展搞艺术节的各种场合,多次进行评奖。这是促进剪纸艺术发展的重要的成功的举措。剪纸组织的领导人,许多业内行家、学者,因为担任评委而避嫌,不参加评比。为了保证评选的顺利进行,这样做很有必要,也体现了评委们以大局为重,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他们的艺术存在。肯定他们的佳作,树立他们的榜样,同样是全局的需要。

张树贤的成功启示我们,艺术家的最大尊严在于其优秀作品。艺术家要凭作品说话;个性是艺术之魂。个性要从想象力体现出来。“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我们应该接受艺术实践的磨练,用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灵感,用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通过点、线、面的剪纸符号,将世间万物悟化于心,高度概括于作品,形成属于自己的剪纸艺术天地,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佳作。再者,作品高下的考量,最终是文化底蕴的较量。要提升剪纸艺术,就要重视学习积累,开阔眼界,提升学养,多方吸取。特别是要有灵动的思维,时代的理念。什么是诗?诗的本质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了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剪艺家也要同诗人一样,注重观察,喜好发现。如果只从技法上去寻求发展,那么思想境界就不高,就很难做到艺术上的突破。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停滞了。我们欣赏张树贤先生的作品,要从深层次上吸收营养。

■《家乡的梯田》/张树贤/北京

他是“东西奔走调三军”的剪艺统领

这句话出处是王伯敏著《剪纸诗话》七绝:

燕山盛会鼓声闻,

无有鼓声不动人。

会长操劳心有谱,

东西奔走调三军。

好一个“心有谱”、“调三军”,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张树贤先生却谦虚地说“剪纸工作千头万绪,我没有能力才干,只凭一股热情尽一切努力的工作吧”。

张树贤先生从2005年接手剪艺领导工作,到2015年整整十个春秋了。在这个时间段里,中国剪纸事业欣欣向荣,剪势喜人,有了长足的发展。大背景是国运昌隆,安居乐业。具体到剪苑,团队得力,英才辈出,同心协力,剪出了中华剪纸的新局面。在这当中,“班长”张树贤有一份不容推辞的功劳。他在剪艺的组织管理上,有四点值得点赞。

一是,他胸有宏图,不辞辛劳,东奔西走把神州剪纸事业做强做大,做出声势

十年来,我们举办了许多剪纸大奖赛、博览会、剪艺展。从北国的沈阳园艺博览会,剪纸大赛,建平的千人剪纸现场表演,到杭州一一桐庐剪纸艺术节,从新疆云贵到黄海之滨,都有他的身影。他在东西南北中的历次“蟠桃盛会”上,做开幕词,发表演讲,亲授奖状或招待宾客,做凡是会长该做的一切。他是公认最忙的人。2005年1月22日的中国《中国剪艺观察》上,王伯敏教授的爱女王萍发表题为《剪纸人的风采一一一中国第八届艺术节见闻》的文章,其中特别提到“最忙的要数张树贤会长。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在饭店大堂,我无数次看见他为人解答各种问题。不管是大事小事他总是耐心对待。这种尽心尽职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这十年里,中国剪纸艺术之花,以出人,出作品,出书,出艺刊,甚至出艺术大巡游,越剧《剪花情》等各种方式,嫣紫千红地盛开。

在出人方面,涌现神州“十大神剪”,评出一批中国剪纸艺术特级大师,艺术大师和著名剪纸艺术家。那些默默无闻的民间剪纸能手从此堂堂正正的当上艺术家。在民间剪纸艺术长期来“有用而不贵”的情况下,给以有用的社会地位。这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

在出作品方面,传统的民间剪纸和创新的现代剪纸竞相齐放,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遍地开花。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中国剪纸艺术,以形式多样,轻便灵活,美观可人,亲和力强的优势,场面不亚于其他艺种,甚至胜出一筹。中国剪纸剪出了一个剪纸奥运。

大幅的剪纸作品,更能吸引眼球。浙江金华退休干部何全明先生剪出了长达15米的《古今中外百位世界名人》剪纸长卷,毛泽东、雷锋、爱因斯坦、拿破仑...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均在其列;山东民间艺人吴存先生历时半年制作了一幅剪纸长卷,长21米,宽1米。长卷里有1000多个栩栩如生的造型,其中人物684个,牲畜96头,房屋122间,树木174株,车15辆,轿8顶,桥7座。此作在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展出,正在申报吉尼斯纪录。最负盛名当数《千年剪纸民族魂》24米长卷。她由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教授主编,以张树贤为会长的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参与监制。这幅剪纸长卷,容纳上从6世纪下至19世纪各朝有代表性的剪纸精品,由数十位剪纸艺术家用百数朝朝暮暮合力摹制。在杭州——桐庐艺术节上展示公众,被该届艺术节推崇为最高奖。张树贤会长在《后记》中说:“这部剪纸长卷是艺术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作者之众,地域之广,历史之久,文化内涵之深,堪称世界之最;它不但留住千年剪纸的原貌,并显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古不绝之真魂。在我国剪纸艺术界当属首创,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当这部长卷献赠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时候,意味着中国剪纸与国际剪纸的接轨。

■《敦煌印象》/张树贤/北京

在出书方面,最可喜可贺的是王伯敏教授的《中国民间剪纸史》问世。这部24万字的巨著,是我国第一部剪纸艺术专史,是王伯敏教授晚年得意之作。它为中国剪纸艺术的学术研究,挖掘保护,提供了权威性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填补了我国以至东方艺术史研究的空白。《千年剪纸民族魂》就是依据这部巨著演绎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剪纸史》的艺术再现。王教授在编写此著时,需要了解全国剪纸界的情况。他在《敲锣打鼓——剪纸书房文物展图文录》中说,“我请中华文促会剪艺委员会会长张树贤提供资料,他很热情地帮了很大的忙”。王教授在《剪纸诗话》一书中又提到“2004年春天,浙江省民间剪纸艺术研讨会在桐庐举行。张树贤与副会长刘洁一起来出席座谈。我们在会上相见。这个时候我正在编写中国民间剪纸史,将部分初稿打印出来。张树贤知道后,把这些稿子带到住宿的地方,在灯下一字一句地读,提出了坦率的意见。他的认真负责而又诚恳的态度令人感动。同时还提供了不少与剪纸史的有关资料。从此我们的接触逐渐多起来。我国剪纸事业的发展的确需要张树贤那样的热心人”。张树贤会长本人则著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英、德文版),《中国民间剪纸大师》系列画集、《金刚经八百阿罗汉书画册》,(此书荣获全国第四.届书籍装帧展览中央整体设计一等奖)。此后中国剪纸的专著和艺集频频付梓。光是2013年4月《中华剪纸》所刊印的《近期出版的剪纸画册》就有:贺朝善主编《婚俗、年俗大赛获奖作品集》、于平编绘《山海经剪纸画集》(上下册)、林琳、王吉昌主编《威海剪纸艺术》、杨兆群主编《小幅剪纸精品集》、熊崇荣主编《熊崇荣艺术剪纸》、秦石蛟、苏运红主编《望城民间剪纸》、李守白主编《上海石库门》、冯骥才总编,郑一民、田永翔、薄松年主编《蔚县剪纸》、南京文联,民协编《胡家芝剪纸作品集》及福州文联编《海峡文人剪纸精品》。甘肃剪纸名家金香莲,剪出了《水浒人物剪纸》集和二十四孝剪纸集,毅然把住房卖掉,作为出艺集的费用。

在艺刊方面,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从2006年起办了《中华剪纸》,使全国剪艺界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显示才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保存剪史的阵地。全国各省市的剪纸艺刊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办得有模有样,各显神通。此中有辽宁的《剪纸艺术》、乐清的《乐清剪纸艺术》、温岭的《剪纸拾英》、浙江的《浙江剪纸界》、桐庐的《中国剪纸观察》、四川的《川北剪纸报》、宁波的《东港剪纸》、兰溪的《兰溪剪纸》、湖南的《洞庭风情》以及《东西方民俗艺术》、《中国剪纸艺术》。这些艺刊,不仅是中国剪纸的展示园地,也是培养造就剪纸人才的课堂。

在这个时间段里,中国民间剪纸申遗成功。2009年9月30 日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拉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出炉。全球共有76项,中国占22项,数量占世界首位,其中就包括中国剪纸。王伯敏教授闻此喜讯,对好友张树贤会长说:“我很高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心中终于有剪纸了"。

现在,中国剪纸艺术己经印在群众的心里,溶进百姓的日常生活。2011年,杭州的吴菊萍伸出双手,接住七楼坠下的妞妞。这种出于本能的伟大母爱,感动神州。艺术大师韩美林以“天使之手”为主题,与传媒联手,向社会征集雕塑创意。杭州商学院许罗君的创意是把“天使之手"化为美丽的孔雀,手指做出孔雀头的样子,孔雀的嘴里衔着一根枝条,枝条上的花朵里是一个小女孩,体现了"天使之手"拯救祖国未来的花朵。她说,这个创意取自中国剪纸。

二是,他谦逊坦诚、礼贤下士,爱惜人才,把剪坛里的千军万马团结起来

他对团队的战友亲如兄弟,互相尊重,切磋会务:他对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十分尊重,关爱有加。陈志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术和现代剪纸的先驱者。2007年春节,张树贤先生亲自去陈老家拜年祝福。不料,两个月后,陈老仙逝。张树贤先生正在外地,未能到八宝山与他最后告别。他就在2007年6月的《中华剪纸》上发表《巨星陨落一一沉痛悼念剪纸大师陈志农先生》。2010年,“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落成。张树贤先生特地从北京赶到乐清参加艺术馆落成开幕式,代表广大艺术家致贺。他视王伯敏教授为"国宝"。2013年10月14日深夜,他给笔者写信说,“我最近专程去杭州医院看望王老。他己卧床不起。王老不仅是美术史学界的权威,也是我国剪纸艺术界的大旗。剪纸界的同仁都在祝愿王老能一天天好起来,也祝您身体身体健康。”

他对老一辈民间剪纸艺术家视为长辈亲人,关爱备至。2008年,北京来的张树贤、周爱军,杭州来的王伯敏、楼一层,王萍,在南京会合,拜访112岁的剪纸艺术家胡家芝。张树贤会长代表剪纸界向百岁老人请安。老人家很激动,特地为访者写了一张《中秋嘉言》。最末一句是“祝愿民间剪纸这朵鲜花开得更加漂亮"。张树贤会长也与《剪花情》剧组的包朝赞、许希套、戴晓云诸君来到陕北剪纸大师库淑兰的故地访问。与刘为群君去库淑兰生前居住过的窑洞悼念。

张树贤先生的这些剪纸工作实践启示我们: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文化人才。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能够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文化人需要一个被重视的环境,以施展才华;作为事业的牵头人,本身的德才素质固然重要,但总不可能三头六臂,集天下才能于一身。于是,领导者能容人、善用人,比自己直接干点什么更重要。这样,他的本事就大了。质言之,领导者能容人、善用人,本身就是领导者素质的要求,题中应有之义。这在张树贤会长身上得到成功的实证。

三是,他重视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什么?理论就是对实践的总结。它 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在规律。理论思维的本质就是要超越经验。但凡人们干一件事,只有从理论上弄清楚,才能心中有底,心明眼亮,努力为之趋赴。一个剪纸能手,可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刻苦,把剪艺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但终会在更高的层次前止步。原因就是理论准备不足。缺乏理论素质,会使伊缺乏开阔眼界,缺乏全局把握,缺乏思想灵感,缺乏辩证思维,缺乏鉴别水平,缺乏前瞻眼光。而这种理论素质,需要学习贯输,需要从实践中总结,不可能一蹴而就。张树贤先生洞察此中奥理。2007年12月6日,他给笔者的信中提到:“为了把剪纸艺术做强做大,创作好的作品固然很重要,理论的提高更重要。只有理论先行,创作才能跟上。从现在起,我们准备利用王老的《中国剪艺观察》、《剪纸艺术》和《中华剪纸》内部通讯三个阵地,开展一次剪纸理论大讨论,重点讨论中国民间剪纸路在何方?”这真是真知灼见,事关剪纸队伍的基本建设,“长治久安“,说到点子上去了。

实践证明,理论学习好处多多。2007年3月23日,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浙江省群艺馆和桐庐县弘越文化艺术中心在桐庐大奇山麓联合举办“全国剪纸理论研修班”。为期三天。学员是全国各地的剪纸家、剪纸理论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校剪纸艺术的热心传播者。主讲人有四位: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主讲中国民间剪纸史通俗提要;浙江社科院陈野研究员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促会剪艺委会主任张树贤主讲:全国剪纸发展状况、各地剪纸特色及发展趋势、剪纸理论研究情况:中国美术学院安滨教授主讲:剪纸形式语言。这次讲习班,是建国以来所举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研修班。这次办班,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和现代理念,明确了剪艺创作方向。大家认为,“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研修班,不仅有档次,而且收获丰富”。有人建议,今后能经常组织类似培训活动,在全国各省市县推广。

这些年来,剪纸队伍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提高了,有质量的理论文章多起来了。这是好现象。2013年,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中华剪纸》杂志社为表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华剪纸艺术学术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家,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由专家反复评议,在全国共评出20篇“中华剪纸艺术论文成就奖”。这对获奖者本人是莫大的鼓励,对剪纸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起着良好的推动引领作用。

四是,他为中国剪纸的产业化殚精竭虑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离不开经济基础。剪纸艺术的发展需要财力支持。剪纸的艺术化和产业化是人之双臂、鸟之双翼,是相互促进的。剪纸做强做大,这个“强"和“大”,包含经济的内涵。张树贤会长与王伯敏教授一样,都极重视剪纸的产业化。有次,王老说“他提出剪纸的产业化问题,我深表赞同”。张树贤会长带领团队,创办国际剪纸艺术节,举办大型的有地方特色的适合市场运作的剪纸艺术展览和销售活动,每每取得成效,并由此闯出一条民族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兴旺之路。他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剪纸艺术的大繁荣》这篇文章中说,“我们通过局部地区的剪纸产业化实践,使大家逐步认识到,民间艺术只有重视它的应用功能和市场规律,形成产业才会有大的发展和大的繁荣。发展产业不能像搞运动那样一哄而上,要静下心来搞创作,不断锻造精品。所谓精品,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作品。文化艺术是靠作品说话的"。这段话,为剪纸产业化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国旗的默哀》/张树贤/北京

张树贤会长举例说,“2004年,我们在浙江乐清召开剪纸走向产业化发展座谈。他们按照这个方向努力,不到5年,使乐清的细纹刻纸从低谷走向繁荣,其中有的产品经过内容和包装创新不光成为当地政府、企业家的礼品,还多次为北京外事部门提供礼品。当地一些民间艺人靠剪纸盖起了高楼,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再举个例。杭州师范大学营销专业学生王子月(1990年出生,是个90后)在杭师大边上的大学生创业园开了一家小店,里面摆满了她经营的产品一一一磁性剪纸。磁性剪纸有磁力,可以吸附在任何有铁的地方,比如冰箱、防盗门或者汽车上,有点像冰箱的门封。别看她年纪轻,从大一暑假成立公司到大三时己赚了100多万。小剪刀剪出了第一桶金。

张树贤会长还将眼光投向世界。他说,“为了剪纸艺术融入国际剪纸艺术的大家庭,将产业市场做大做强,必须要促进剪纸艺术的国际化”。2002年,他曾在德国维尔堡举办中国民间剪纸展览。两年后,该州政府将当年举办剪纸展览的展厅改装成中国剪纸博物馆。2007年,张树贤会长又率团(团员有陈存千、王萍、王德林)去日本静冈县富士宫市的富士美术馆举办“中国剪纸艺术精品展”,展出精品一百多件。中日两国剪纸家多次进行文化交流。此展取得极大成功。张树贤先生在《中国剪艺观察》上发表《访日杂感》,以记其事。他说,中国剪纸“在著名的富士美术馆展出,进入日本的主流社会并不多”。

张树贤先生主事中国剪纸的十年,是中国剪纸由复苏走向繁荣,做强做大的十年。推动他走向成功的,不仅是高超的剪纸技艺,还有温良恭谦让。他同王伯敏教授一样,“爱剪纸,爱中华”。他是一位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人。他是中国剪坛的“黄牛”。他以生命拥抱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报一篇署名文章说,“他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绘画专业,热心于无报酬的剪纸事业,做了大量有利于剪纸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因此2007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华文化促进会授予他的团队《弘扬中华文化奖》。"

中国剪坛,有王伯敏教授这样杰出的理论家(他人虽远去,其精神和学说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有张树贤先生这样能干又实干的艺术家和当家人,是一种福气。

祝张树贤先生健康长寿,再铸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暖日(之一)》/ 赵澄襄 / 广东

《暖日(之二)》/ 赵澄襄 / 广东

■《我的大学之清华园》/ 赵希岗 / 北京

■《我的大学之中央工艺美院》/ 赵希岗 / 北京

■《国医馆的那些事》/ 沈雷 / 浙江

■《街头》/ 沈雷 / 浙江

■《满族风情》/ 王少丰 / 贵州

■《闻鸡起舞》/ 王少丰 / 贵州

■《山鹰》/ 安滨 / 杭州

■《讲故事的老人》/ 安滨 / 杭州

 

■《幸福花开系列之春花》/ 郭梅花 / 山西

■《连生娃娃(莲)》/ 郭梅花 / 山西

■《金玉满堂》/ 张春颖 / 吉林

■《草原上的乌兰牧骑》/ 王红川 / 内蒙古

■《走西口之爱情民歌》/ 王红川 / 内蒙古

中国剪纸向前发展,会碰到许多新情况新课题。在剪艺方面,如传统民间剪纸与创新型现代剪纸的界定、融合和发展;剪纸艺术的“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剪纸流派的生成和培育。在理论建设方面,总课题是“中国民间剪纸路在何方?”需要细化,如剪纸的基本特征和形式语言;中国民间剪纸和兄弟民间艺术的异同;如何加深对三性(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的理解等,都值得深入研究,落实到单位、艺刊及个人;最好还要群策群力,出一本《中国剪纸教程》;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近期远期规划,要“从娃娃抓起”。是否能依傍某所大学,办个“中国剪纸系”,甚至办一所“中国剪纸艺术专科学校"。在剪纸产业化方面要把握市场规律,开办“剪纸市场",开展网络营销,要作前瞻研究;中国剪纸与国际接轨,开拓世界市场。现在中枢和各省市都有相当的剪纸实力。依靠“天时、地利、人和”,一定可以使中国剪纸更上一层楼。

2015年3月5日,乙未元宵,写于杭州西溪

(供稿 丨胡华丁)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点图文

湾新头条

倪壁雄会长受邀出席“两大盛会” “走出去”助经贸交流

2024-11-19

【《大湾区时报》湾新社消息,记者一鸣发自汕头】时隔多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世界潮商大会(下称“两大盛会”)再次回归汕头。2 2022年,汕头获得“两大盛会&

社交媒体

关于我们
大湾区新闻社 The Greater Bay Area News Agency(简称:湾新社)是一家立足于中国澳门,也是中国首家以粤港澳大湾区命名的新型数字化网络通讯新闻社,内容设置有新闻资讯、湾视频、观点言论以及特色专栏、大湾区舆情数据服务中心、大湾区传媒研究院、新媒体发稿平台等,多维度、全媒体矩阵为受众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与思维,致力于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力、话语权的新型媒体平台。大湾区新闻网是一家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 为一体的网络新媒体,总部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既有官方网站www.baynp.com,也有旗下中文网络平台 大湾区时报官方网站 www.dwqsb.com。在网络为王,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通过全新的宣传方式和渠道, 用多种形式来向世界介绍宣传中华文化等。全面、及时、客观地公正报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湾区、以及澳门当地主流社会所关注的各类话题和热点问题。是澳门当地知名的新媒体平台。 视传媒以传播中华文化、服务于本地华人为宗旨,网络覆盖全球有互联网的地方。 2018年开始由传统周报,报纸形式全面转型为新媒体综合平台。目前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形成矩阵。有微信公众号、YouTube、Facebook、Twitter、Tiktok、Instagram等。
我们现在正在接受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给我们发电子邮件: baynp@outlook.com

Tel:+00853 28 533 999 Fax:+00853 28 563 666

© 大湾区新闻社 Copyright 2018-2024 BAYN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头条 | 国内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