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納萬境——海派青年畫家朱崧中國畫展” 上海盛大開幕
【《大灣區時報》灣新社訊】在甲辰歲末這一蘊含着深厚文化底蘊與藝術氣息的時刻,海派青年畫家朱崧中國畫展在百年老字号——上海朵雲軒藝術盛大開幕。2025年1月11日,備受矚目的“心納萬境——朱崧中國畫展”在朵雲軒隆重召開,爲上海的藝術界帶來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會,更是一次心靈與情感交融的雅集。此次精選的150幅畫,不僅展示了朱崧在花鳥畫和山水畫領域的卓越成就,更呈現了他在拓印工藝與繪畫融合方面的創新探索,吸引了衆多藝術愛好者、專家學者及媒體的關注。
前來參加開幕儀式的領導與嘉賓有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玉佛寺方丈覺醒大和尚;上海市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原上海市文聯專職副主席、秘書長,一級巡視員 沈文忠先生,上海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丁設先生;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海派藝術館名譽館長李磊先生,上海攝影家協會資深副主席丁和先生;著名資深藝術評論家、畫家湯哲明先生;著名收藏家王金聲先生;上海市南中學校長 楊翎先生;著名畫家印良先生; 上海嘉禾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魏輝先生;上海心融集團董事長 史佩琪女士;上海龍建實業總公司董事長、上海慈善基金會慈善之星主任秦偉華女士。資深媒體人藝術家王悅陽先生;資深媒體人 畫家顧春言先生和新華社、澎湃新聞、新民周刊等相關媒體。
“心納萬境” 由上海慈善基金會創始人 藝術攝影大師餘慧文題寫
開幕會上,沈文忠先生、李磊先生、丁設先生、丁和先生、湯哲明先生、楊翎先生等分别作了緻詞,最後,畫家朱崧緻答謝詞。
藝術是情感與心靈的深度對話,是靈魂與世界的共鳴。于朱崧而言,繪畫絕非僅僅是一種技藝,而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事業,是對生命真谛不懈探尋的生動體現。他的每一幅作品,皆凝聚着對自然萬物的深刻洞察與感悟,是對美的不懈追求與真切表達。
海上赫赫有名的收藏大家王金聲先生來到現場指導。
朱崧1986/出生于上海、2010/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周堅白、印良、蕭海春、張铨、當代海派畫家上海朵雲軒簽約畫家、上海文聯新藝術聯合會會員、2009/參加上海世貿國際藝術展、2010/獲得浙江省花鳥畫比賽金獎、2016/創辦松慧堂書畫院、2017/參加雲越軒6次聯展、1次個展2017/參加海上名家扇面聯展、2017/創辦夫子林國學書畫院、2018/參加香港博古齋名家書畫聯展。
朱崧,這位當代海派青年畫家,以其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畫壇嶄露頭角。他的花鳥畫用筆細膩,色彩豐富靈動,對自然界的一花一鳥有着細膩而淋漓盡緻的表現。朱崧的花鳥畫雖多南方風味,卻多寫靜谧的山野題材,在野逸的境界裏給人營造出一種安詳的氛圍。他的山水畫則好畫重巒疊嶂,源遠流長,甯靜深邃,清幽雅靜,既有大山大水的博大,也得江南山水平淡悠遠的意境。
清代臨安淨慈寺六舟和尚創立了全形拓藝術并有此手卷樣式。百年後朱崧重新繪制,這也是他對祖先的敬畏人
此次展覽中,朱崧的多幅作品展現了他在繪畫與拓印工藝融合方面的創新成果。例如,他在畫牡丹時,先拓印毛公鼎,然後将牡丹花畫于之上,相擁一體。牡丹象征富貴繁榮,毛公鼎則是我國三大青銅鼎之一,兩者相配入畫,一掃畫牡丹易成媚俗之氣,畫面即刻八面生風,儀态萬端。
此外,朱崧還将秦磚上的“宜子孫”拓印入畫,這樣的畫不僅有形美的藝術價值,還有賜教于成風化人的寓意,給觀者帶來沁人心靈的感受。
朱崧的學畫之路始于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他深懷赤子之心,欲于華夏古老的文明中找到源頭活水,守正創新,立志爲中國畫的薪火相傳,默默耕耘。他深知學中國畫首先要深入學習傳統,再則還須學而能化,充分表現自己的理解,契合古人,此即展現自己的個性,亦古人所謂“通古今之變”。通則能變,變而能化,方成一家。
此次展覽充分展示了朱崧的藝術成就,體現了他在傳承與創新方面的不懈努力。朱崧的作品不僅在技法上令人歎爲觀止,更在情感和文化内涵上給人以深刻的觸動。他的創新探索爲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朱崧通過多年的實踐,将拓印工藝與繪畫藝術相結合,不僅豐富了畫面,還能展現所拓物件背後的信息,使觀者受益,思者有獲。
责任编辑:甘达正
相关文章
-
2025-01-13
-
2024-12-23
-
2024-12-23
-
2024-12-23
-
2024-12-09
-
2024-12-08
最新资讯
热点图文
2024-11-19
【《大湾区时报》湾新社消息,记者一鸣发自汕头】时隔多年,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世界潮商大会(下称“两大盛会”)再次回归汕头。2 2022年,汕头获得“两大盛会&
社交媒体